它是一種人見人愛的收藏品,它精巧玲瓏,小可手握,便于攜帶,它就是鼻煙壺,作為中國清朝王公大臣、皇親國戚乃至平民百姓在手中把玩的精美的小瓶子,被當作一種藝術品流傳下來,并且長盛不衰,成為了現今收藏家們爭相尋覓的珍玩。
鼻煙壺作為舶來品,源于西方卻在中國生根發芽,它的作用,遠遠超出了盛裝鼻煙的實用價值,它可以代表一個人的身價、地位、儀表、禮節,甚至可以用作交際的一種手段。
▲ 圖為電影“八旗子弟”劇照,用小勺取用鼻煙的場景,手是陳道明的-。-
到了清代玉器制作發展到頂峰,玉石鼻煙壺大行其道,其制作當然也極精妙。乾隆時期,和田玉年年源源不斷地運進皇宮,為玉鼻煙壺的制作提供了極優秀的材料,特別是一些小而圓潤的子玉,溫潤細膩,潔白無瑕,正是鼻煙壺的天賜美材。匠師們對材料巧加利用,或因此施藝,琢成天然隨形之物,或巧運匠心,將其雕琢成各類瓜果魚蟲,生動可愛。
▲ 圖為清乾隆白玉葫蘆式煙壺
相傳,在清乾隆五十三年,兩廣總督孫士毅平定越南叛亂回朝,帶著玲瓏剔透的鼻煙壺準備進獻給乾隆皇帝,但碰巧被和珅見到了,他就把將要進獻給皇帝的寶貝兒據為己有,私自收藏。為得一鼻煙壺,如此膽大包天。
進入現代,鼻煙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但鼻煙壺卻作為一種精美藝術品流傳下來。不僅如此,以玉石為原料汲取了域內外多種工藝的優點制作出的精品鼻煙壺在海內外皆享有盛譽。
▲ 碧玉-三羊開泰鼻煙壺 | 編號:155954
壺蓋浮雕祥云火焰圖形,整器小巧玲瓏,色彩搭配和諧,堪為精品之作。
那么鼻煙壺收藏該如何鑒別選購呢?大鑒賞家趙汝珍在《鑒賞鼻煙壺》一書中指出:“鼻煙壺的鑒別與古玩情況卻不同,它只需鑒別器質的優劣就足夠了,不必考證它的真偽。質料如果卻屬珍異,做工又奇巧,無論它是何時出產,也不管它是出自誰人之手,亦為上品。相反,做工一般,質料平凡,即使是康熙、雍正朝所造,并為皇帝所用,也不值錢。
▲ 白玉子料-福祿把玩鼻煙壺 | 編號:144164
葫蘆形制諧“福祿”之音,此鼻煙壺取意美好,配瑪瑙蓋,底部帶子料黃皮。
▲ 青玉子料-福祿把玩鼻煙壺 | 編號:141081
此鼻煙壺為一對,青玉子料精雕而成,器形工整小巧,灑金色天然別致。
現今社會鼻煙壺并不是一種彰顯身份的特征,它更多的是一種藝術的賞玩或者是一種國人文化的精神寄托,它承載了千百年來京派的風雅,一種典型的北京文化。它也讓我們看到了藝術的另外一種表達形式,在高難的技巧之中,藝術家要摒去雜念,神情篤定,憑借耐心與技巧,讓藝術成之為藝術,寸小之器反映大千世界。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