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曾有妙語:『古之君子,行無友,則友松竹;居無友,則友云山』。君子清居所伴之物,絕不僅僅只為滿足悅目之歡,更在于對心性品格的滋養。只因真善之物,皆有其德行。而在和田玉中兼賞玩、品茗與一體的茶具,則更是文人雅士生命中的真善之友,陶其情,養其生,誠可久居長伴。
▲ 青玉-纏枝紋飾薄胎套壺 | 玉器編號:113976
從古至今,人們為了在品飲茗香的過程中求得更大的雅趣,對茶具非常講究。不但追求外形的精美雅致,而且材質也各有不同,既可以使感官得到極大的享受,同時又能幫助吸收香茗之精華。正是這個因素,使得茶具也成為茶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 青白玉-薄胎雕花蓋碗 | 玉器編號:145179
蓋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托,中有碗的漢族茶具。又稱“三才碗”、“三才杯”,蓋為天、托為地、碗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清代宮廷中,最常以青白玉來制作薄胎器皿,這或許與青白玉的特點有關。被掏空并打磨至“輕薄如紙,可浮于水”程度的青白玉,色澤清麗柔潤,有著別具一格的溫雅細膩感。
“茶具”一詞最早在漢代出現。到了唐代,則在唐詩里觸處可見,諸如唐詩人白居易《睡后茶興憶楊同州詩》“此處置繩床,旁邊洗茶器?!痹谒未?,茶具的使用又提升到了另一個層面。如《宋史·禮志》就有記載:“皇帝御紫哀殿,六參官起居北使……是日賜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將“茶器”作為賜品,可見宋代“茶具”十分名貴,北宋畫家文同有“惟攜茶具賞幽絕”的詩句。不難看出,無論是唐代詩人還是宋代詩人,他們筆下經??梢宰x到“茶具”詩句。說明文人雅士對于茶具有著特殊情節。
▲墨玉-祥云壺 | 玉器編號:162671
古時候的茶具是很繁多的,《茶經》中提出到的煮茶器就有二十多種。時至今日,茶具就大為簡化了。但如果想泡制出一杯好茶來,那也要選擇一款與茶葉相匹配的好茶具。按照材料、質地的不同,主要有紫砂茶具、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搪瓷茶具、竹木茶具、漆器茶具、金屬茶具、玉石茶具及玻璃茶具等。
▲白玉子料-畫意把玩壺 | 玉器編號:123685
當然,性格不同,對茶具的要求也不一樣,古代那些文人雅士,對于茶具就特別講究其“雅致”性。而以和田玉制成的玉壺就備受古人權貴追捧。除了喜愛用玉壺品茶飲酒之外甚至還把玉壺當成配件佩戴在身上,時時把玩,一來警惕自己常持玉壺心,二來,觸感溫潤的玉質配上玉壺圓潤的弧度,讓人愛不釋手。一度讓玉壺直接變成了“本心”的化身。
▲青玉-素面團圓壺 | 玉器編號:141080
除了茶壺,說到茶具不得不提茶道六君子。其實,在平常品茶的過程中已經用到它們了,在它們的配合下,才使茶的真諦發揮出來。而茶道六君子分別為茶匙、茶針、茶漏、茶夾、茶則、茶桶。
▲墨玉-小蝸牛茶匙玉器編號:164083
茶匙又稱「茶扒」,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 壺內茶葉,茶葉沖泡過后,往往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故皆使用茶匙。
茶道供具雖相伴無言,卻如同面對平生知己,可陶性、可舒懷、可銘志、可寄情……真乃雅室清居中的真善之物。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下一篇:淡聞素香,自得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