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東西方文化碰撞加劇,加之理論上的混亂、誤導,人們的思想異?;钴S,部分玉雕師對傳統藝術產生了動搖,對現代派、后現代派、形體藝術追捧有加。一時間出現了大眾普遍不認識,行家普遍讀不懂。雕刻的多,雕好的少;喜歡玉的多,真正懂玉的少。有的叫喊著“傳統”,在作品里卻見不到傳統的影子,根本就沒深入進去,談何從傳統中走出來。有的呼吁著“創新”,其作品遠沒沖破傳統的樊籬,不師自然,抱殘守缺的亂象。因此審美與玉雕藝術就顯得尤為重要。
▲碧玉掛件-蟬 | 玉器編號:146581
對于古人來說,特別是宋代的文人,精神層面是非常豐富的,有著非常高的美學品味。無論是在欣賞書畫還是欣賞玉雕的時候,有著非常高雅的審美,能夠從中感受到作品的魅力和氣韻,以及精湛雕工所帶來的精神享受。
▲白玉(帶翠)青花子料牌-春曲 | 玉器編號:164714
宋代的文風盛行,文人在禪學、道學以及理學的耳濡目染之下,宋代文人有著一種自己整合后的哲學審美。這種審美在玉雕作品中,有著極高的體現,他能夠將自己內心的哲學,從玉雕作品中體現出來。這是一種內涵與品位的表現,也是文人在群體活動時,不約而同形成一致性的收藏以及審美品位。所以古代文人對于玉雕的審美是帶有意識的,有思想的賞玩,能夠通過理性的感官,從玉雕作品的形狀與色彩,深入到玉雕作品的內涵中。
▲墨玉把玩牌-頑虎 | 玉器編號:162013
玉雕是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這項民間藝術的背后,有著歷史悠久的文化作為底蘊。所以玉雕作品不僅是一件工藝品,更是中國歷史文化的載體。在欣賞一件玉雕作品的時候,審視其美觀之時,更要從中感受歷史文化的魅力,這樣的過程,才能夠稱為審美。而只是觀賞使用材質,只是看玉雕表面的雕工,連深入的了解都沒有,只能夠稱為觀賞,到不到審美的高度。
▲白玉子料-瓜趣把玩壺 | 玉器編號:123686
審美對于玉雕的意義是至高無上的,人們說的提高審美觀,首先要提高的就是自身的學識。而古代文人,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能夠從精神層面來審視玉雕作品,更能夠與玉雕的創作者,達到一種精神上的共鳴。而當下社會,雖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收藏玉雕,但是對于玉雕的審美意識,卻沒有多少提高。大多數人看中的玉雕的收藏價值與升值潛力,并不重視玉雕背后所存在的文化價值與文化共識。
▲白玉子料山子-萬象更新 | 玉器編號:124600
人們在精神層面的哲學認同度非常貧乏,并不能夠看懂玉雕作品背后的內涵。更是不懂,玉雕作為一門藝術,這種藝術是從何而來,因何而生。現代人,一直致力于追求新鮮、時尚、潮流的事物,對于文化的追求,早已經被舍棄,對于玉雕中的文化,更無心探究。這不是審美的一種提高,而是審美的一種落后,當經濟價值完全取代文化價值后,人們可能再無審美。
▲碧玉吊件-飛黃騰達 | 玉器編號:133336
審美對于玉雕來說,不僅是對工藝品的審視,更是對于內涵的一種審視,在這一點上,我們真的需要效仿古人。審美是一項先從豐富自己內心學識、精神內涵開始的行為,如果心中無山水,又怎么能夠從玉雕作品中品味出洞天呢?
其實,審美不僅對于玉雕作品極其重要,對于人們生活也是同樣重要,只有不斷學習,不斷豐富自己,才能夠學會審美,懂得審美。任何不以文化為基礎的審美行為都算不上審美,想要審美玉雕,首先要從了解玉雕的文化開始,這樣的審美行為才是有效的。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下一篇:和田玉雕作品中的蟲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