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花鳥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已成為我國傳統審美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花鳥藝術之所以能歷經千年而經久不衰,在于歷代中國花鳥藝術延續不斷的創新與發展。雖然是方寸之間的簡單設計,卻讓觀賞者體會到了鳥語花香的意境,心靈獲得了純凈的藝術享受。
▲糖白玉(翠青)掛件-金翅迎春 | 玉器編號:147142
俗話說:“花之品則人之品、鳥之格則人之格?!痹谥袊?,曾有許多將花和鳥相提并論的詩作,比如王維著名的“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描寫的雖是畫中之景,追求的卻是人在自然中閑適歡暢的意趣。
▲羊脂白玉子料-雙喜臨門 | 玉器編號:126090
如果換種角度解讀,王維無疑也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區分鳥與花的方法:春天過去仍在樹影間穿梭的輕靈倩影就是鳥,有人經過但不振翅飛起的就是花。花與鳥,一靜一動,在季節的輪回中,是如此的密不可分,相映成趣。
▲白玉子料把件-一路連科 | 玉器編號:161141
一鳥一花帶給人的是溫柔的關懷和平靜的心態,人和自然的關系越來越和諧。當這些閃耀著生命光彩的植物和動物,出現在玲瓏美玉上,帶來的是最鮮活、最本源、最打動人心的沖擊。
▲糖白玉牌-仙風道骨 | 玉器編號:154339
花鳥玉雕創作的妙處在于鳥可以作為點綴,也可作為主題,但創作時要明確賓主關系,如以花為主,要突出花的細節和姿態;以鳥為主,則對鳥的動態、細節刻畫得傳神,如果是在有皮色或者俏色的原石上創作,花與鳥在色彩上的諧調和過渡則非常重要。
▲糖白玉-薄藝巧雕把玩壺 | 玉器編號:127366
在設計中對于花和鳥之間的比例關系是衡量花鳥作品成功與否的基礎。有的作品,花刻畫的很大,而鳥則很小,反之,鳥刻畫的大,花很小,都是不對的。一般對花鳥件的要求是花與鳥基本上保持原大,否則就失真了。草本花卉如蘭花因鳥類無安足之處,所以很少與鳥構圖,所以在花鳥玉雕作品中,梅花、翠竹、荷花、瓜藤與鳥同框出現的比較多。
▲(翠青)白玉掛件-喜事連連 | 玉器編號:149519
花鳥玉雕雖表現的是最普通的生活場景,配景也都是梅竹、荷花等平凡的景物,但是質樸、溫馨的畫面,富有寓意的趣味,對生活的思念和回歸自然的感覺,無不蘊涵其中。其濃郁的人性情懷正是我們所追求的獨特審美和風格。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下一篇:個性化、文創性—玉雕市場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