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擺飾出現大體自宋以降而盛于明清兩朝。這主要得益于玉礦石的來源拓廣了,而且手工業加工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可以對堅硬的玉礦石作更加精細、快捷的加工。明代的玉擺飾較為細小,多以文人玩物為主,如秋山圖、玉山子、人物雕像、小動物等。所用玉料多為青玉、青白玉及黃王,也有使用其他雜玉料的,如南玉,漢白玉等,其藝術性及價值不及上述好玉料。
清代出現了大型的玉擺飾,其做工也更加復雜精細。民間用玉器以兩江產量最多也最精。清朝最負盛名的碾玉中心是蘇州專諸巷,蘇州玉器精致秀媚,內廷玉匠也多來自該地。揚州玉作豪放勁健,特別善于碾琢幾千斤甚至上萬斤重的特大件玉器。此時的玉器多以傳流故事為題材進行藝術加工,如人們熟悉的八仙過海、群仙祝壽、攜琴仿友、十八學士登瀛洲等等。其至出現了以整塊石料雕刻的巨型擺件,如龍船、秋山行旅圖等等?!洞笥碇嗡畧D玉山》是這一時期特大玉擺飾的代表作。清代玉工善于借鑒繪畫、雕刻、工藝美術的成就,集陰線、陽線、平凸、隱起、鏤空、俏色等多種傳統做工及歷代的藝術風格之大成,又吸收了外來藝術影響并加以揉合變通,創造與發展了工藝性、裝飾性極強的玉器工藝,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和較高的藝術造詣。小型玉擺飾大多獨出心裁,以留皮巧雕取勝。清代重白玉,尤尚羊脂白玉,黃玉極少。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玉配飾概述
下一篇:玉用具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