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昇作品
吳德昇 和田玉籽料鶴女把件
文:奧巖
豈無居人?
不如叔也,
洵美且仁。
三年前,在吳德昇《卓爾大雅》一書出版時,我寫過一篇“吳德昇印象”作為該書的序言。與三年前相比,德昇現今的狀態不可謂不是煥然一新。這樣的狀態無疑令人欣賞與著迷,因為他的狀態之新著重點不在于尋常之說的“變化”,而在于爐火純青之后的精湛與沉淀,在于他創作理念中嶄新的宏觀視角與藝術精神,在于他作品中持續飽滿的能力與能量。
德昇對于玉雕創作的激情是有目共睹的。這樣的激情不僅顯著于他每天充滿新的創意,更在他追求藝術時不斷涌現的靈感。對他來說,這份激情是他生命本源的原動力,是其不斷創作出來令人驚嘆的作品的原動力。也正是因為這份激情,才使得他的玉雕藝術日新月異,使得人們對他“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這樣的德昇,激情促其不斷前行,觀者如不緊隨,必然落伍。
于是,而今如再用三年前我對他的印象判讀德昇現在的狀態,那必然是因循守舊、固步自封了。
在我看來,德昇的新作呈現更多是其經年歷久沉積的文化感悟和人生態度,透徹的心思與脫俗的藝術經由時間的釀造,恰問世于此時此刻。
這并非偶然所成,而是朝花夕拾的必然之景。
積淀的東西在適當的時機總是會有所轉化,這是必然。德昇的作品握在手中,體觸的是溫澤瑩滑之潤,入目的是悅目賞心之感,而沉思在腦海里的,則是難以忘卻的記憶。德昇以已之力,從單體的造型藝術給中國傳統文化帶來了新的認識與渴望。
這就是我對吳德昇的新印象。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和田玉行業發展難在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