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和田玉被視為“國玉”,是古代四大名玉之首。我國是世界歷史上惟一將玉與人性相融的國家。早在春秋時期,《詩經》中就有了“言念君子,溫其如玉”的說法,再往后,又有了“君子無故,玉不去身”之說。
那么,為什么和田玉竟能在中國的歷史文化中占據如此地位呢?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中國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孔子。
孔子是重禮的,也許正因如此,他對作為古代禮器重要一環的和田玉非常之看重。并因此明確提出了“玉德說”,認為玉有十一德。
后人對此作出了多方的詮釋,玉德說最終被定格在“五德”上。
仁——“潤澤以溫,仁之方也”
即材質溫和、柔潤有光澤。佩戴玉石,就像有個具有仁愛之心,生性溫和的君子時刻陪在你的左右,感染著你,最終讓你得以蛻變。
一塊玉牌,一尾魚,幾絲水紋彀起。簡單的畫面,流暢的雕工,卻予人明快、簡潔之感。作品造型圓潤飽滿,畫面動態感十足。
義——“理之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
從外表看就能看到玉的里面,是否有雜質,是玉的忠義,也是古時君子必備的一種品德之一。俗話說的好:“畫龍畫虎難話骨, 知人知面不知心”?!傲x”字看似簡單,真正想要做到,卻實在并不容易?!?/p>
頗為別致的一件異形牌作品,整器呈斧形,精雕竹節為牌頭,遒勁小巧,格外精致。正面淺浮雕數條竹枝,竹莖剛直,葉片如劍,別具瀟灑之姿。背面光素無紋,極顯玉質之細膩縝密。
志——“其聲舒暢,專以遠聞,志者方也”
敲擊玉石,會發出悅耳動聽的聲音,并且能傳到很遠的地方,說明玉是有智慧的,并且善于傳達給周圍的人。這是君子志在四方的表現。
白水粼粼,花葉璀璨,可謂清麗逼人、暗香隱然。此作品以翠青白玉俏色雕琢,更顯菡萏乍放,荷露如珠,葉下魚兒擺尾,不著一字而荷塘美景儼然在目。
勇——“不撓而折,勇之方也”
不屈不撓,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玉的這一特點,代表著君子超人的勇氣!
作品造型精巧玲瓏,端莊對稱,左下方琢一對嫣然怒放的牡丹,花開正艷,幽香傳遠,引得蝴蝶飛來,將落未落。牡丹蝴蝶,素有富貴多福的寓意。整器雕工精細,畫面整體簡約清新,細節處又精工細琢,牡丹姿態妍妙,富麗堂皇。
潔——“銳廉而不忮,潔之方也”
當玉斷裂的時候邊緣會有很鋒利的斷口,但是我們用手來觸摸的時候并不會傷害到我們, 這點與其他任何物質都不同,表明了君子潔身自好的特點。
作品造型圓潤小巧,玉質細膩縝密,作者妙用俏色,巧雕一雙金魚戲于蓮下。雕工自然靈動,花瓣舒徐半綻,整器色澤對比分明,層次突出。荷~和寓意著家庭和睦,子孫滿堂。
五德說,奠定了和田玉在中國歷史上的人文價值,使它成為了君子的代名詞,也令它成為了中國人心中最寶貴的珍寶。
現如今,許多人愛玉、藏玉,也許并不一定因為玉有五德,但五德說毫無疑問是玉文化的重要一環。時移世易,但美玉之德仍然值得我們現代人視為明鑒,貼身而佩,時時把玩,以此正德。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和田玉對牌,你了解多少?
下一篇:和田玉籽料為啥要留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