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善言談的琢玉人 專訪新疆玉雕工藝師——顧軍
日期:2014-06-18 來源:文/圖新疆都市報記者 郭坤慶
都市報訊 5月26日,采訪完新疆玉雕工藝師顧軍,她給記者的感覺就是不善言談,談到玉,顧軍的話語才漸漸多了起來。
顧軍說,在她的印象里,“玉”是一種貴重的稀有物品,常人難以擁有,更別提對玉文化的認知了,因為喜歡“玉”,2006年之前還在搞財務工作的顧軍辭了工作,跟隨玉雕大師趙敏大師學習玉雕工藝。
趙敏大師對玉雕的工藝及其文化的淵源都有很深的造詣。顧軍認為,自己學到了很多很多有關“玉”的知識及玉所承載的文化。
什么是“玉”?凡具堅韌的質地、晶潤的光澤、絢麗的色彩、致密而透明的組織、舒揚致遠的聲音的美石都被認為是玉。玉器具有無窮的魅力,幾年來,通過學習雕刻,顧軍已經深深地被玉文化的豐富內涵所吸引。
顧軍作品:春曉
趙敏大師曾說過:“做玉要先做人”。
古人提倡“君子比德于玉”,玉常常被人們用來代表溫文、寧靜、含蓄、純凈、堅貞、正氣、堅貞不阿等品性。
我們說玉有五德:仁、義、智、勇、潔,已深入人心,千古不變。
成語說“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說的是人的品格,最高等級的品格。所以,古人諄諄告誡: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通過查閱資料可知,在古代,玉器還具有五大功能,政治功能:古玉器為等級制的物化,玉的道德、文化觀念。經濟價值:古玉器作為聚斂財富的手段。禮儀功能:禮儀用玉一直占中國古玉器的主流。裝飾功能:佩飾與玩賞是古玉器的最初功能。宗教功能:有宗教用玉。
總之,玉在人們的心目中是美好、崇高之物,故以玉制的器物多為高雅、莊嚴的器物。在精神方面,人們認為玉象征著高貴、純潔、友誼、吉祥、平和、美麗。 玉有神奇的功用,可以避邪護身,有的甚至可以作藥治病。
顧軍作品:悅
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品質,作為所謂“君子”應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尚歌頌,更是中國人的偉大創造。因此,玉是東方精神生動的物化體現,是中國文化傳統精髓的物質根基。
了解了玉文化的悠久歷史,更要懂得鑒賞中國古代玉器,我們不但要欣賞它們的工藝價值,更要研究它們深刻的文化內涵??梢哉f,玉的文化主要還是在玉雕工藝上才會得以體現。古語說“玉不琢不成器”。任何一塊好的玉石,經過人工雕琢,才賦予其新的價值和魅力具有的可收藏價值之外,還有著風水上的潛在的價值,更有著物質與精神上的重大價值。
如今,人們對玉文化的執著追求已形成一種潮流。百年奧運、傳遞夢想,奧運獎牌也鑲嵌上中國玉,它熔鑄了中華民族玉文化豐厚底蘊,創造了奧運歷史上最昂貴的獎牌。中華文明,華夏文化通過玉這一純潔紐帶融入世界大家庭,讓世界了解中國,弘揚中國玉文化。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行走在公益路上的玉雕工藝師 ——專訪和田地區和田玉協會秘書長李虎山
下一篇:玉雕中的環鏈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