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歷來被人們視為珍寶,不僅可以養心,也可以養德。佩戴和田玉,現在不僅僅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時尚的代表,成為成千上萬朋友的首選。但是,也有不少人感慨道:好玉越來越難買。
2014年以來,大連市珠寶玉石行業受國內外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市場不景氣,銷售量急劇下降,市場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梢哉f,珠寶玉石行業進入了調整期。
本次微拍以小掛件為主,件數不少,雕工也頗為精致討巧,很能切合大眾審美。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侃侃這一批拍品中的部分作品。
中國古代文人,非??粗厣钇肺?,書房內的用具更是大多小巧精致,大不盈尺,小不足寸,集實用性與把玩性于一體,儼然便是現代收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玉雕是雕刻文化中最具文人氣息的一種,國人賦予玉太多的美德,君子比德于玉。文人最重氣節,君子無故玉不去身,依據文人喜好,玉雕中表現氣節的題材非常之多,其中竹、蓮、梅、蟬最為經典且常見。
中國古代文人,大都都帶些隱士心性,他們宣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里的獨善其身,所代表的就是隱于山林之中,寄情泉林之下。中國的山水文化由此正式成形并日益發展壯大。
和田玉的各種皮色是經歷數萬年的地質運動的化學反應而形成的,先有體后有衣,皮可以作為鑒別和田玉是籽料還是山料的標志,也是美化和田玉的裝飾品。
為什么和田玉竟能在中國的歷史文化中占據如此地位呢?孔子重禮,因此,他對作為古代禮器重要一環的和田玉非常之看重。并因此明確提出了“玉德說”,認為玉有十一德。
又是一年315,其實在中國的每個行業中都會有它自己的亂象所在,和田玉行業也是同樣,但有些是靠我們個人的能力是難以解決,那么在315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和田玉行業那些亟待整治的一些問題。
“玉必有意,意必吉祥”這是傳統玉文化一直固有的,但我們也會發現有些玉雕比較“沉重”或者說另類,似乎與傳統文化格格不入,這是否與與玉文化有矛盾?不少玉雕人對此也有不小的爭議。
有人說,一件好的玉雕作品,就是一幅美妙的畫。而在行家眼中,和田玉雕作品的精妙與復雜其實遠勝畫作。因為在它的身上,你既能欣賞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能觸摸到玉雕師們的匠心與靈魂。
與其他材質的壺不同,玉壺從一開始就帶有身份與裝飾的意義,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地位的象征。漢唐時期的帝王,常將美玉制成的壺形佩飾賜予功臣、長者,以表彰其功勛及帝王敬老愛老之心。
中國古代的文人雅士,無疑是非常注重生活細節的,精雅絕倫的文房用具正是其中一例。這些文房用具不乏雕琢精湛、美輪美奐的和田玉器?!拔姆孔怨哦嗖赜瘛敝f,更是廣為人知。
隨著科技的進步,在玉雕行業出現了電腦控制的機器雕刻工藝,由于可以批量產出,節省了人工,機雕的玉件成本會低很多,市場上將可能出現越來越多的機雕玉件。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新技術和市場局面呢?
中國玉雕可謂源遠流長,由此甚至發展出了華夏民族所獨有的玉文化。中國的玉石行中一直有句古話,叫“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