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30日北京落幕的2015年第十四屆中國玉雕石雕作品“天工獎”評選活動中,我市玉雕作品“錦灰堆之秦漢瓦當”榮膺銀獎。
從2002年首次評選到2015年的第十四屆頒獎盛宴的最終落幕,用了近15年時間的“天工獎”業已成為中國當代玉雕界的奧斯卡。
2015年第十四屆天工獎在經過半年多與各地政府、相關協會的共同努力,已基本完成征集、初選工作。在嚴格控制數量的情況下仍有480余件各地優秀作品入選天工獎,其中不乏頗具創新和獨特工藝效果的好作品。
新疆是全國最大的玉石原料基地之一、全國最大的玉器成品銷售集散地,但這被稱為“玉石之鄉”的地方一直扮演的只是原料供應者的角色,被外界稱之為“有玉無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以下簡稱《拍賣法》)第六十一條規定,拍賣人、委托人在拍賣前聲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的真偽或者品質的,不承擔瑕疵擔 保責任。這一原則能否成為拍賣公司的“免死金牌”呢?
馬洪偉:第六屆中國玉石雕刻大師,多年來專注于仿古青銅器玉雕的創作,他擅于挖掘古代青銅器的文化氣質,以青銅文物為基本造型,通過對其造型和紋飾的演釋,加以玉雕特有的語言來構造修飾,造就了其作品多姿多彩的...
新疆的和田玉聞名天下,走在街上,放眼望去盡是玉石店鋪,難怪有人戲稱:“新疆街上的玉石店比飯店還多?!苯涍^多年的發展,玉石市場到了重新洗牌的時候,在玉石經營不景氣的情況下,優勝劣汰,誰能留到最后?
在和田玉石市場和出產地,你根本看不到最好的和田玉,甚至有些玉石販子也見不上。真正好的、大價錢的和田玉,剛一出來就會被和田幾個大戶拿走,或者被他們囤積起來,或者幾天后出現在北京、上海、廣東,甚至香港和...
日前,在第六屆“中國玉石雕刻大師”評選活動中,獲得國家級玉雕大師稱號的新疆玉雕師分別是羅永東、楊冰。本次雕刻大師共評選出24位大師,涉及石雕、玉雕等行業。
歷時近一個月,從征集作品到展評,再到2015年9月12日,19件金獎作品、34件銀獎作品、126件銅獎作品終于從605件和田玉雕作品中脫穎而出
第十二屆“國石杯”新疆和田玉玉雕精品展獲獎名單已出爐:金獎19件、銀獎34件、最佳工藝獎18件、最佳創意獎31件、銅獎126件、優秀作品獎181件。
9月7日,第十二屆和田玉玉雕精品展評會(以下簡稱“國石杯”)在新疆玉都玉器城四樓正式拉開帷幕,100余家玉企選送的500余件各種題材的和田玉玉雕作品精彩亮相!據悉,本次展評會將持續到9月12日,展評...
為進一步激發廣大玉雕藝人,為盡早實現將新疆打造為既是和田玉原料供應地,同時又是和田玉加工基地和原料、產品集散地的目標,新疆寶協決定今年開展第六批玉雕大師和玉雕工藝師的評選認定工作。
記者從和田地區行署獲悉,自5月至今,當地已對外公拍出1000畝戈壁范圍的籽料開采地,年內還計劃公拍2500畝開采地。這也是自2007年當地政府實施禁采以來,首次對外如此大規模公拍,而以往僅有過幾十畝...
文博城內不缺高人,有的玩得貴,有的玩得小眾,未來將有兩家收藏館在這兒開業,到時候鎮館級的藏品不少,如何與這些跨越千年甚至億年的珍品結緣?每個藏家那兒都有不少的故事。
他是當今金銀錯第一人—馬進貴。邁入古稀之年的馬進貴,在玉雕路上走了半個世紀。他對藝術的追求,對人生的感悟,猶如經他的傳世作品一樣,溫潤內斂,如詩如歌。
新疆首屆亞歐商品博覽會和田玉文化和產業發展論壇已于近日在明園新時代酒店舉行。與會的各專家學者,就和田玉文化產業發展、和田玉玉雕藝術探討、和田玉新產地研究等方面分別作了主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