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玉雕界,姜文斌被大家“怪才”,自80年代初開始進入玉雕行業以來,他已經在這一領域奮斗了30多年。他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換來了今天的累累碩果。
王金忠擅長花鳥、人物的雕刻,他的作品大多選擇帶皮色的和田子玉,通過對皮色的巧妙處理和運用,既體現出了材質本身的特質,也讓作品煥發出了奪目的光彩。業內人士評價說,王金忠的作品素雅、靈巧,把藝術的美感和...
近幾年,上海玉雕界涌現出了一批優秀人才,崔磊、黃罕勇、徐志浩、于雪濤、汪洋、郭萬龍、王桂平等人被大家親切地稱為“上海九小龍”。他們的作品構思奇巧、工藝精湛,頗具沖金奪銀的實力。 郭萬龍作為“九...
上海玉雕大師吳灶發今年只有32歲,雖然年紀輕輕,但已經在上海玉雕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從2004年開始,他成立了自己的個人工作室。經過四年多的歷練,他的技藝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雕刻的各...
位于烏魯木齊市西北路銀都酒店斜對面的玖德玉器并不以出售玉器產品為主,這里更像是一個充滿溫情的茶座,一個具有文化氣息的會所。 近日,當記者來到玖德玉器的時候,幾個喜歡玉器的人正在一邊品茶,一邊交...
在不久前舉行的第三屆“中國玉雕、石雕大師”的評選中,上海玉雕大師瞿惠中榜上有名。 瞿惠中是我國著名器皿件雕刻專家,曾畢業于上海玉石雕刻??茖W校,他為人謙虛熱忱,將南方人的精細與北方人的粗曠融于...
中國玉雕大師顧永駿 國畫和玉雕的融會貫通 印象中,和玉打交道是一件特別高雅的工作。都說玉是有靈性的,想必也會感染到雕玉的人。果然,顧永駿和想象中一樣,穿著得體,談吐文雅,謙遜近人。 ...
易少勇是上海近幾年來涌現出的玉雕名家,他是一位以刀代筆,把書法刻在玉上的玉雕書法家,堪稱中國玉雕書法第一刀! 從一名學徒轉變為公認的玉雕大師,這其中易少勇付出了很多。經過十幾年的艱辛探索和努力...
玉石與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近年來,白玉身價大漲,名家的玉雕作品也成為收藏家、投資客們關注的焦點。 上海玉雕大師吳德升是玉雕界公認的頂尖大家,一直以來以人物和立體件見長,近年來,他的...
北京2008年奧運會和殘奧會所需的6000枚獎牌,在歷時5個多月后,已全部制作完畢,于7與3日正式移交給北京奧組委。北京奧運會獎牌采用“金鑲玉”,打破了獎牌單純用金屬制作的歷史。而對于獎牌用玉進行檢...
在新疆玉雕界,目前有三位中國玉雕大師——馬進貴、馬學武和郭海軍。他們三人分別代表了老中青三代的新疆玉雕藝人。 郭海軍擅長薰爐、鏈瓶等大中型器皿的設計制作,他的作品風格渾厚,簡潔明快,具有深厚的...
在上海玉雕界,觀喜堂老板林子權的名氣很大。劉忠榮、于涇、吳德升、易少勇等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玉雕大師都是這個團隊的成員。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說,視生產玉器為藝術創作,將繼承優秀傳統、弘揚與創新玉...
一個穿著入時,談吐自然的她,就像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這就是蘇然平日的寫照。面對待人隨和、話語溫和的她,很多人很難將她與玉雕大師聯系起來。讓人感覺到平靜而不失激情,內斂而又思維活躍。但簡短的接觸,就能...
樸實而沉默,這是我對身著藍色大褂,鼻梁上架著老式眼鏡的洪新華老師的第一印象。因為擅長雕刻羅漢,生動別致,巧奪天工,玉器圈內的朋友們都恭稱他為“洪大師”,但這位玉器雕刻界的前輩,卻一如既往地保持著低調...
和田玉是祖先留給世人的無價之寶,因為它不僅僅是國寶,更是一種從古至今長盛不衰的文化。 與和田玉相見、相識、相知,決定了中國玉雕大師馬學武一生的命運, 馬學武說,緣分有兩種含義。一種緣分是...
在新疆,開山攻玉的第一聲炮響響自于田縣的阿拉瑪斯玉礦,從1982年到2000年,柯長林在這里工作了18年時間,把自己寶貴的青春歲月奉獻給了蒼茫、荒涼的昆侖山。 如今,柯長林已經從采礦人成功轉型為和田...
本文章來自《玉界》電子雜志 點擊閱讀 在新疆玉雕界,馬進貴既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又是中國玉雕大師,被業界尊稱為“馬爺”。他將失傳多年的金銀錯工藝重新展現給世人,加快了新疆玉雕技藝的發展。作為...
本文章來自《玉界》電子雜志 點擊閱讀 有位名人曾說過:一個人最可貴的是要有進取之心,能認識自己的無知,善于從無知中尋求有知。 作為海派玉雕新生代中堅力量的代表人物之一,雖然翟倚衛真正從...
var swf_width=480var swf_height=360//var Urls=/v/logo.swfvar BarPosition=1var texts=...
本文章來自《玉界》電子雜志 點擊閱讀 作為新疆玉雕界新生代的代表人物之一,邵飛目前雖然還不是玉雕大師,但他的名聲在圈子里已經叫得比較響了。其實,早在90年代初,他就跟隨馬學武大師去上海學習玉...